01 LNG貿易量占天然氣貿易量比重不斷提升
長期以來,由于天然氣交易對管道基礎設施的高度依賴,導致天然氣交易市場區域性特點特別明顯。這也是天然氣價格不能像油價那樣一統江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隨著LNG生產技術的進步,天然氣交易正在逐漸擺脫對管網的依賴,以靈活多樣的交易形式走向全球。
根據國際天然氣聯盟(IGU)發布的2017年世界LNG報告,2016年全球LNG貿易量創新高,達到2.58億噸,較上年增長5%,連續三年增量增長,占全球天然氣貿易比重達1/3。彭博財經預測,2017年全球LNG消費將達到2.8億噸,比2016年增長8.8%,再創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預計到2020年,全球LNG產能將接近4億噸/年。
02 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其定價對油價依賴程度下降
FGE、彭博財經等機構認為,在2025年之前全球LNG市場一直處于供大于需狀態,買方市場特點鮮明,直接導致天然氣價格低位運行。這一時期將是很多國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能源供應向多元化供應轉型的時期,油價對其他能源價格的影響力逐漸下降?紤]到油價自身低位運行的概率很大,氣價隨油價上浮的可能性也較小。
過去天然氣定價機制中與油價掛鉤的成分較重,油價對氣價的形成有較大的話語權。如今隨著天然氣買方市場的來臨以及持續,氣價將保持較低水平且獨立性增強。對天然氣需求國而言,這是很好的進口機會。
03 亞太成天然氣交易增量主要地區,定價話語權看漲
中長期內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口導向。人口密集度高的亞太將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相對于北美、歐洲等發達地區而言,亞太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工業化還處于進程之中,因而能源需求量較大,增速較快。
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亞太將成為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在2030年以前,亞洲將繼續成為全球LNG需求的中心,超過70%的全球LNG出口量將匯集至此,因而亞太在天然氣定價中話語權自然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新簽訂的LNG合同價格較以往下降,且LNG的購買方要求與賣方重新談判過去簽訂的LNG合同價格的聲音不絕于耳。隨著天然氣交易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升,我國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天然氣交易價格極有可能成為亞太地區的標桿氣價。
04 長約合同周期縮短,長約價與現貨價差別弱化
天然氣供需結構的大尺度變化以及買方市場的到來打破了維持多年的天然氣交易體系的均衡。就價格而言,過去一直存在長約價格和現貨價格,且在多數時候現貨價格低于長約價格。
估計近中期還將有天然氣長約貿易形式,但買方市場的存在會導致長約貿易合同周期縮短以及長約價格與現貨價格價差收窄。面對買方市場的持續預期以及近幾年出現的長約LNG滯銷的現狀,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只能是長約周期的縮短,這對雙方均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隨著天然氣供應格局的變化,天然氣的交易模式也會隨之改變。過去的長約合同大都規定貨物不允許分拆或轉運,交付港口也相對固定。但近幾年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貿易合同也變得更加靈活,再次交易以及變更目的地轉賣現象開始普遍出現。再考慮長約周期縮短,長約價與現貨價的差別也逐漸減小。
05 中美成為未來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交易的重要力量
美國“頁巖氣革命”之后,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國內天然氣的消費規模也快速攀升。發展至今,美國天然氣消費增長空間逐漸縮小,天然氣出口成為必然趨勢。從發展趨勢來看,美國的天然氣將更多地流向亞太和歐洲市場,對傳統天然氣大國俄羅斯、卡塔爾、伊朗的市場份額形成擠壓,天然氣的地緣格局將在接下來的較長時期內發生重大調整,直至新的均衡體系形成。
我國開始加快天然氣主體能源地位培育的步伐,鼓勵大規模消費天然氣,天然氣的消費增長空間巨大。眾所周知,中美兩國一個是中長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增量主體,一個是最大的天然氣需求增量主體,二者將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未來格局產生重大影響。